
打造农村垃圾分类的“广陈模式
时间:2017-10-10 来源:环卫行业
“保洁员又开着车来收垃圾了,绿色这个是收集可腐烂垃圾的垃圾桶,灰色那个是收集不可腐烂的。”这几个月,说起家门口这两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,广陈镇港中村的袁新文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。从今年3月起,广陈镇就开始使用有机垃圾处理设备,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覆盖。
“农村生活垃圾总量大,农作物衍生物多,这是我们开展农村垃圾分类的劣势更是优势。”广陈镇副镇长张建军说,正是因为农作物衍生物多,广陈镇此次生活垃圾分类将生活垃圾分成了两大类加以整治,重点抓好可腐烂生活垃圾。该镇引进的微生物无害化垃圾处理设备使垃圾处理后可利用率达到90%。目前,全镇8000多户农户都已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,平均每天收集无害化处置生活垃圾达4.5吨。
好的方法要靠好的制度去落实,为此广陈镇自上而下下定了决心,出台了《农村垃圾分类工作考核(试行)意见》,对各村(社区)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、分类收集、分类运输、分类处置建立全流程考核体系。同时,把垃圾分类工作纳入了对各村(社区)的绩效考核,每两周在重点工作例会上进行工作点评和问题督办,形成了浓厚的推进氛围。
保洁员队伍是落实垃圾分类工作的具体实施人,保洁员的工作直接影响到广陈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推进。为此,该镇使用了一套全面量化的统计方法,对每个保洁人员的垃圾分类收集重量、质量进行层层把关,由垃圾中转站工作人员进行量化记录,数据也将成为各村及保洁员考核的依据。此外,各村也都制定了相关的垃圾分类人员奖励办法,根据保洁员工作数量与质量给予分档奖励。
在此基础上,广陈镇还积极做好宣传工作,通过制作宣传手册、传唱垃圾分类钹子书、组织现场观摩等方式引导全民自觉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去,形成了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。“我们注重从幼儿园开始,结合暑期春泥计划系列活动开展‘小手拉大手’宣传活动,不仅能让孩子们从小培养垃圾分类的意识,还能让家长也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。”张建军说,各村(社区)还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写入了村规民约,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日常监督,各村的老党员、退休老干部、志愿者等组成了动态巡查组,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开展常态化巡查,发现问题就在微信工作群里挂号督办。
上一篇:设资源回收日 助力垃圾分类
下一篇:环卫成为市场新热点